装修合同猫腻?如何避免?
一、装修合同猫腻
1.工程日期与期限
装修施工的日期与期限在合同上一定要有明确体现,否则某一个环节出现误工、延工,会打乱后续工作,导致装修无法按预期完成。这期间可能会导致很多预料外的花费,这就需要我们在和装修公司签订合同时就明确工程日期与期限,如果出现问题也就有了处理依据;
2.付款方式
装修工程都是分阶段付款,到了某一步交付费用多少,合同签订时就需要协商好费用交付问题,后期严格按照合同付款方式进行付款,没有达到要求就没有必要支付费用,当然按质按量完成了,我们也不能拖欠费用。
3.装修材料
装修自然需要用到装修建材,可能还会涉及到家具等,装修之前我们就确定好装修用什么材料,哪一块用什么品牌、什么材质等都明确下来,在合同上体现出来。这样才能有质量上的保证,同时也让你的费用都用在了点上。如果没有注明,不排除某些装修公司会用低价的材料冒充预定的材料。
4.监理、质检次数
装修是分阶段来进行的,装修的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有验收。对于装修过程的监理、质检次数要有所要求,该检验的地方一定要求做到,只能多不能少,保证施工过程中每一阶段都能按质按量完成。
5.增减项目
注意合同中可能会出现的增减项目,家装装修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增减项目,比如水电路需要多改几米、衣柜需要增加等。这些都是需要支付费用的,所以在合同签订时就需要明确价格,不能等到开工以后再去计算,这时价格就不是你说的算了。而且在装修过程中,出现增减项目都需要提前征得你的同意签字,否则是无效的。
6.明确双方责任
对于保修方面的责任,要与装修公司明确双方的责任,出现相应情况,应该由谁来负责,一定要有明确的说明,不能到时出现问题再去协商怎么办。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二、如何避免
1、注意核实装修报价中的“加法”
有些家装公司尽管在初期预算报价很低,但在与消费者签订家装合同后,往往会有很多增项,有些甚至是设计师故意丢、漏项。如本来是和设计师谈好的内容,然而合同中没有注明,而消费者又没有注意到。这样尽管签订合同时价格并不高,但等到工程竣工时,增加了很多内容,花销随之增加。
最常见的“加法内容”包括:在签订合同前,装修公司并不报清水、电路改造的价格,不分明暗管,而在最终的结算中却全部算最高价;或在水、电路改造施工时,有意延长水、电路管道的长度,消费者因此受到额外损失。
2、注意核实装修工程中的“减法”
消费者一般对木工、瓦工、油工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常规工程项目比较注意,监督的也紧些,但对于隐蔽工程和一些细节问题却知之甚少。如上下水改造、防水防漏工程、强电弱电改造、空调管道等工程做得如何,短期内很难看出差别来,也无法深究,不少施工人员常在此做文章。
有些公司规定内墙要刷3遍墙漆,但施工队员只刷了1遍,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差别,但实际上却降低了工艺标准,暂时是看不出问题,时间一长,毛病就会暴露出来。
3、注意核实装修预算报价中的“分项计算”
这些公司表面做的比较正规,将某一单项工程随意地分解成多个分项,按每一个分项分别报价。消费者通常会觉得选这样的公司是明白消费,却不知其中“猫儿腻”:如做门套,把门扇、门套、合页等五金件分别作为单独的项目计价,他们往往把一些分项价格各提高一小部分,消费者不易觉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总体价格提高了很多。这些细微的差别很容易让消费者忽略。
有甚者把安装和油漆的人工费也作为一项收费内容让消费者再次交钱。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消费者往往不能识别这其中的秘密,也说不出这种报价不合理的原因,因此也就只有交钱了。
实际上,这种分项计价很容易重复计费,使得大部分消费者被“宰”还不知所以。 特别是如果一个装修工程,装饰公司上来就给你打到8折甚至更低,那就一定要小心了。在施工的过程中,装饰公司一定会慢慢的添加项目,把自己的损失赚回来。